當時非常有趣的就是紅毛港的生態,我不知道高雄市人有沒有去過紅毛港,早期的紅毛港那就是像旗津一樣但是它比旗津狹小,我們這個半島在離開大林浦的時候其實他是相當窄的,一直到了往旗津的方向就越來越胖,他接陸地的地方是一個小小的好像是走廊,小小的走廊,慢慢的增大,所以在大林埔、紅毛港的這一端,他當時的路很簡單,就是中間一條路小小的。

很難想像那麼小的一條路兩邊都是房子密密麻麻的,然後這一條路還可以走公車跟客運車,還可以錯車,但是它當然不能夠很自由的錯車,因為路雖然很窄,但是有些地方稍微寬一點點,有些房子蓋得比較進去一點點,兩邊都有都有一些可以伸縮的地方,所以我也看到了兩個車子如果要錯車,一定要禮讓,看誰先能夠到達那個錯車的地方,開到旁邊去稍微等一下等對方通過然後他再通過。當時這條街就長長的,一路彎彎曲曲到第二港口。紅毛港的生態特別和其它的地方不一樣,大部分的男生都去打魚了,在家裡面的都是老人家和婦女。因為那地方也沒有什麼戲院、百貨公司,當時交通又沒有那麼發達,所以說他們很無聊,無聊的話就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觀。

幾乎從海汕一路開始那個路邊就擺小椅子或者長的木製的小椅子,只要到了下午三、四點以後,道路的兩旁幾乎都每個地方一群一群的人在那邊泡茶聊天、聊是非。假如是海汕五路叫我出診,我要從海汕一路騎到海汕五路,這個時候人還沒有到人家就在開始在指指點點了,然後經過的時候還會目視,出來的時候也是這樣子,也就是目迎目送。剛開始覺得這景象很奇怪,後來熟了之後,他們都會跟我打招呼,林醫師要去哪出診,因為我都背一個小袋子,裡面就裝一些聽診的聽診器、血壓器,然後可能有些已經告訴我要打點滴什麼的。我想很少人會碰到在那個年代還會看到這樣子一個地方。
 

因為這樣每天來來去去也跟他們就會變得非常的熟悉,因此醫病關係應該是非常的好。這一段期間以後這些地區的人,大部分過世的時候其實死亡診斷書都是我們鳳林診所開出去的。我還記得我剛開業沒有幾年,衛生所就有一次來診所看的時候,因為他們每年都要出來巡視一下診所,他們就跟我說,看起來全高雄市如果以診所來講死亡診斷書就算我們開最多。問題是在家裡面過世之後,也都是我的病人,所以病人過世以後由我開立死亡診斷書也就理所當然,那個量還滿大的,因為那邊老人家很多,尤其到了冬天心血管疾病跟中風過世的病人還滿多的,有時候一個月會到二十幾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杰正短褲醫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